
2025年11月5日下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某海軍基地,軍旗迎風招展,戰艦掛滿彩旗,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號航空母艦等新型作戰艦艇入列儀式在此隆重舉行。此情此景,多的話咱們不說了,就說幾點好了:
第一,這是亞洲太平洋地區迄今為止服役的噸位最大、戰斗力最強的水面戰艦。歷史上曾經在亞太地區出現的超級戰艦,如果將所有政治勢力——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帝國主義這樣的邪惡勢力都考慮進去,古典時代亞太地區曾出現過的最大戰艦,應當是鄭和七下西洋時的旗艦寶船。
而近代以來亞太地區出現過的最大戰艦,應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建造的“大和”號戰列艦,滿載排水量達到7.2萬噸。最大的航空母艦,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7.18萬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美帝國主義掌握了亞太地區的海權,美軍航母在亞太地區橫行四海,亞太各國再也沒有出現有足夠“分量”的超級戰艦,甚至沒有一艘戰艦的噸位能夠超過二戰時日本帝國主義的“大和”號。
而如今,由“大和”號保持的這個“不太光彩”的紀錄,被我人民海軍“福建”號航空母艦一舉打破。“福建”號航母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余”多少沒人知道,但從其艦體設計和與美軍超級航母不相上下的飛行甲板面積來看,“福建”號航母的這個“8萬余噸”很有可能“余”的有點多。
但是不管怎么講,這都是亞太地區迄今為止噸位最大、綜合戰斗力最強大的超級戰艦。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是由新中國建造、由人民解放軍所有、屬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超級戰艦,一掃亞洲地區最大的水面艦艇屬于“二戰”法西斯國家的陰霾。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更是標志著中國海軍在古典時代之后,再度重回亞太世界之巔。
第二,“福建”號的服役,將極大地改變亞太地區的中美海軍力量對比。目前,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航母的力量之比,隨著“福建”號服役已經變成11:3。美國海軍依然是有10艘“尼米茲”級和1艘“福特”級,但是“尼米茲”級首艦在完成這個航次之后就即將退役,中美海軍的航母力量總體對比在2026年就會變成10:3。
此外,還需要考慮美國海軍有3到4艘“尼米茲”級,不是正在進行排隊換料大修,就是換料大修之后正在形成戰斗力的階段。更不用說還有“史坦尼斯”號航母這種修來修去都修不好,事實上喪失戰斗力、只敢作為訓練裝備長期在艦隊司令部麾下,從來沒有離開過美國本土承擔戰備巡航任務的奇葩存在。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福建”號航母服役之后,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在航母艦隊的力量對比上,雖然名義上是11:3,明年會變成10:3,但是事實上可能是6:3。
還需要考慮到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航母部署情況——以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美國海軍在亞太地區的航母部署,幾乎從來都只有1艘,達到2艘的情況少之又少,能夠同時部署3艘航母的情況幾乎沒有,很多時候還需要部署兩棲遠征大隊(ESG)/兩棲戒備群(ARG)來湊合。
因此,“福建”號航母從這個角度來看,確實是中美兩國海軍在亞太地區力量對比上一塊足夠重的砝碼,隨著“福建”號的入列,中美兩國海軍在很多情況下,很有可能達成“總體落后,局部均衡,部分情況下有優勢”的局面。
第三,“福建”號的起點非常高,雖然是我們的第一艘8萬噸級的航母,但是幾乎從一開始就達到了非常成熟的水平,無論是從分系統還是從艦載機上都是如此。在分系統上,我們的“福建”號使用電磁彈射器,電磁攔阻系統,綜合射頻系統,先進著艦引導系統。這些全部都是美國海軍在其最新型的“福特”級航母上,才會配備的分系統,代表了先進航空母艦的技術趨勢。
在艦載機上,我們的航母艦載機包括了第五代艦載戰斗機,新型四代半艦載戰斗機,艦載預警機,艦載隨隊電子戰機,新型反潛直升機和海上打擊直升機等,艦載機的種類和性能均全面對標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在單一裝備的性能對比上甚至還有所超出。比如我們在“福建”號上集成了第五代航母艦載機,美國海軍卻沒有在“福特”號上集成F-35C戰斗機。
從這些分系統、艦載機來分析,我們的“福建”艦,從一開始起點就非常高。雖然出來的晚,雖然依然還是常規動力航母,滿載排水量也僅有8萬余噸,但是我們的航母在重要的技術領域水平卻逼近美國海軍。
這不僅體現出了我們的技術積淀,更體現出了我們在航空母艦發展上的心氣極高,從一開始,就是奔著走向世界之巔去的,有這個心氣,我們的新一代航空母艦究竟會達到怎樣的水平,難以想象。
接下來,讓我們期待著“福建”號航空母艦入列南部戰區海軍后,正式開始戰斗力生成階段。2026年,很有可能“福建”號航母將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大家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