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音樂廳隸屬于中國交響樂團,坐落在西長安街南側,是我國第一座專業音樂廳。
作為擁有國家品牌的標志性建筑,北京音樂廳有著悠久的歷史。上世紀80年代,在我國老一輩著名指揮大師李德倫、嚴良堃的親自主持下,北京音樂廳在原址破土重建。2004年,經再一次重新整修,于當年12月31日正式復業。
北京音樂廳外觀通透時尚,內部設計莊重大氣,舞臺音效通透圓潤、音質飽滿,是國際古典音樂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專業演出場所。全廳共有觀眾座席1019個,每個軟椅都進行了消音處理,使得觀眾能夠在欣賞音樂時獲得放松舒適的體驗。舞臺面積約為270平米,臺口寬21米,主舞臺深度13米,可同時容納百人交響樂團及合唱團。舞臺吊頂采用美國引進的新型反音板,共16塊,可最大限度保證觀眾區每個角度還原聲音本色。
梅紐因、斯特恩、小澤征爾、馬友友、斯科達、多明哥、卡巴耶、梅斯基、郎朗、劉詩昆、殷承宗、傅聰、呂思清、埃森巴赫等藝術家都曾在北京音樂廳的舞臺留下光輝的一頁。
音樂廳內還采用了一系列現代化建筑聲學措施。良好的頻率特性和適度的混響時間以及均勻的聲場分布,使北京音樂廳不僅具備國際一流專業演出場所的場地條件,更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絕佳的同期錄音場地,眾多唱片公司在這里錄制專輯并在全球發行。舞臺后區的大型管風琴,是我國引進的第一部大型管風琴,擁有4859個音管,迄今已有三十余年,仍保留著良好的音質音效。
如今,北京音樂廳將制度建設作為自身發展的重中之重,以“音樂融入生活”作為核心價值理念,立足五大發展愿景,分別是:努力成為世界音樂廳家族的重要成員,努力成為國家一流品質的音樂殿堂,努力成為中外青少年藝術交流的最大平臺,努力成為京津冀藝術普及教育的實踐基地,以及努力成為古典樂和室內樂文化消費的實驗田。北京音樂廳旨在通過演出策劃、藝術教育、藝術交流三大支柱產業,打造藝術長青品牌,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1、本文數據來源于北京音樂廳官網(www.bjconcerthall.cn)版權歸原網站所有。
2、本站收錄北京音樂廳官網時該網站內容都正常,如失效,請聯系網站管理員處理。
3、本站僅提供北京音樂廳官網的信息展示平臺,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4、本站不接受違法信息,如有違法內容,請 立即舉報
6、本文地址 http://www.bjlja.com/w/35221.html,復制請保留版權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