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2月25日電 (記者 馮志軍)被稱為“中國古代軍事要塞教科書式典范之作”的甘肅永泰古城,在近年實施一系列保護工程后“轉危為安”,并依托獨特建筑形式和原始生態,迎來片約不斷的影視拍攝熱,當地官方正在進一步規劃完善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希望打造絲路“新景觀”。

超過400年歷史的明代永泰古城,位于甘肅白銀市景泰縣大漠邊緣,是為防御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修建,因城堡形似金龜,又名永泰龜城。它是絲綢之路沿線現存最具代表性且保存比較完整的明代軍事城堡,更是明長城邊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現為中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月底,廣袤的戈壁灘上春寒料峭,慕名來此打卡的游人絡繹不絕。在永泰古城內,仍能看到古民居、甘露池、五眼井等古跡,建于1920年的永泰小學至今保存完整,中西式建筑風格尤為惹人注目。
年逾七旬的永泰古城文保員李崇仁,每天早晚都要例行繞城一圈進行巡護,有時也會給邂逅的游人講述這里發生的歷史故事和名人趣事。從事文保工作20余年的李崇仁說:“無論村民或是游人,現在文物保護觀念都很強,這是一個巨大變化。”

數百年來,隨著軍事地位弱化、周邊自然環境惡化,永泰古城日漸衰落,逐步成為不具軍事功能的居住區。近幾十年來,受周邊自然環境惡化和人為破壞,古城遺址保護頻現隱憂。
景泰縣文物保護工作站站長張正祺25日向記者介紹說,鑒于永泰城址的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官方近年圍繞古城完成一系列規劃設計,先后投資3400余萬元人民幣,實施了永泰城址墻體搶險加固、防洪和永泰學校建筑群修繕等工程。另外,古城城址文物保護利用、遺跡保護與旅游開發等重大項目正在規劃中。
“經過一系列保護工程實施,昔日遍體鱗傷的永泰古城已完成搶救性保護,轉入預防性保護階段。”張正祺表示,未來將對遺存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和綠化,增設標識系統。包括屯兵文化展示、民俗體驗、軍事文化館、軍事體驗場等文旅項目,將成為絲綢之路旅游線上新看點。

近年來,作為甘肅省歷史文化名村和甘肅省影視拍攝基地,永泰古城吸引了眾多國內導演的目光,《西部熱土》《汗血寶馬》《決戰剎馬鎮》等一批影視作品在此取景拍攝。
白銀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趙玉華表示,永泰古城在絲路沿線“存在感”別具一格,經過合理規劃和持續開發,今后有機會成為絲路游的“爆款”打卡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