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丨成人精品综合免费视频丨性色av闺蜜一区二区三区丨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丨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做爰视频网站

首頁國際詳情

東西問|馮仲平:烏克蘭危機一周年,歐洲何去何從?

來源網絡2023-02-26 14:12:35 483

  北京2月23日電 題:烏克蘭危機一周年,歐洲何去何從?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

  作者 崔白露

  2月24日,距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整一年。隨著俄烏雙方深陷戰爭泥潭,西方軍援持續加碼,烏克蘭危機正朝持久化方向發展。戰事本身及其引發的外溢效應,對全球和地區局勢造成深遠影響,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和嚴峻挑戰。

  處于危機前沿地帶的歐洲,更是首當其沖。一年來,烏克蘭危機引發歐洲大陸震蕩,各國被戰云籠罩,深陷其中。烏克蘭危機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局勢會否繼續升級?對歐洲造成哪些影響?動蕩變革下的歐洲,其未來出路在何方?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近日接受“東西問”專訪,作出深入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記者: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一周年之際,局勢走向備受關注。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未來烏克蘭危機會否繼續升級?是否有政治解決的可能性?

  馮仲平:過去一年,烏克蘭危機在國際上引發廣泛關注。值此一周年之際,分析人士普遍對危機走向持悲觀態度,認為沖突的持久化恐難避免,危機升級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圖為當地時間2022年3月8日,烏克蘭基輔郊區,當地民眾撤離伊爾平時,穿過一條在廢墟上臨時搭建的道路。

  這種判斷,從近期一些歐洲國家的智庫研究報告中可窺見一二。去年9月,知名智庫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發布題為《生存與繁榮:歐洲支持烏克蘭與俄羅斯長期戰爭的計劃》報告,認為兩國沖突或將持續多年,因此歐洲需要做好應對持久戰的準備,包括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安全保證、經濟支持和能源供應。

  記者:隨著俄烏雙方深陷戰爭泥潭,西方軍援不斷加碼,戰局向持久化方向發展。烏克蘭危機為何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馮仲平:這場危機已達一年之久,目前還看不到結束跡象。沖突走到今天這一步,背后涉及的原因有很多,我想強調其中兩個方面。

  第一,目前歐洲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危機的聲音或力量已不占主流。雖然法、德等國最初倡導和推動沖突雙方通過談判方式解決問題,但隨著沖突不斷延宕,堅定反俄的聲音和影響力越來越大,如波蘭、波羅的海三國均是持這一立場的代表,他們無法接受俄羅斯提出的談判條件,認為西方別無選擇,只能堅定不移地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另一方面,美國的立場也直接影響了沖突的走勢。美國一直視俄羅斯為威脅,美國政府希望借這場沖突持續消耗乃至摧毀俄羅斯的國家實力,意圖使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潭、一蹶不振。

  記者:除俄烏雙方外,歐洲各國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馮仲平:這場長達一年的危機,不僅給俄烏雙方造成嚴重影響,也使歐洲各國深受沖擊。自去年2月24日起,歐洲就已形成了援烏抗俄的統一立場。從這一年的走勢可以看出,歐洲應對危機的方式不會有重大轉變。未來,歐洲和美國會繼續實施對俄羅斯的制裁,甚至還有彼此對立進一步升級的可能性。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0日,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中心發生多次爆炸。圖為基輔市中心爆炸導致汽車燃燒。

  截至目前,歐盟已實施九輪對俄制裁措施,正在討論第十輪制裁,雖然還未通過生效,但根據當前局勢可以推斷,歐盟對俄制裁的延續性,在短期內不會改變。

  此外,歐洲國家還會繼續聯合美國、利用北約來應對這場危機。盡管匈牙利等個別國家對沖突的看法和立場,與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有明顯差異,但利用北約應對危機,仍是當前多數歐洲國家的選擇。

  記者:烏克蘭危機帶來的外溢效應,對世界政治、經濟、軍事、能源、糧食安全等產生深遠影響,處于烏克蘭危機前沿地帶的歐洲更是首當其沖。一年以來,烏克蘭危機對歐洲造成哪些影響?

  馮仲平:烏克蘭危機對歐洲的安全、經濟和歐盟內部權力結構都造成深遠影響。

  首先,烏克蘭危機給歐洲帶來的最大沖擊是安全問題。這場沖突直接導致俄烏關系、俄歐關系嚴重惡化,歐洲將俄羅斯視為最大的安全威脅。冷戰結束30年后,今天多數歐洲國家重新將俄羅斯視作頭號安全威脅,俄歐之間出現了能源、經濟上脫鉤,政治上對抗,軍事上對峙的局面。從歐洲發表的防務報告、北約公布的新戰略概念報告中可以看出,這種冷戰式的對抗,又重新回到了歐洲。

  第二,烏克蘭危機使歐洲經濟遭受重創。俄羅斯是歐洲能源最重要的供應國,戰事沖擊和對俄制裁引發歐洲能源危機,并外溢至其他經濟領域,造成歐元區通脹率居高不下,甚至在去年10月一度達到10.6%的歷史高位,進而嚴重干擾了貨幣政策,導致各國經濟增長放緩,甚至面臨經濟衰退風險。

  去年秋季以來,各大國際機構紛紛下調英國、德國等歐洲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期,認為2022年第四季度、2023年第一季度將出現負增長。雖然今年年初公布的結果略好于預期,英、德兩國勉強躲過了技術性衰退,但歐洲經濟仍將被這場沖突所拖累。英國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年英國經濟增長將接近于零,而被稱為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德國亦不容樂觀,德國央行報告稱,若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再度萎縮,德國將進入技術性衰退。如果沒有這場危機,歐洲的經濟增長絕不會是現在的低迷狀態。

資料圖:當地時間2022年7月31日,德國柏林,為節約能源,柏林標志性建筑立面照明在夜間明顯減少。圖片來源:ICphoto

  目前,歐洲的當務之急是要抑制高通脹。歐洲中央銀行在今年2月初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雖然這種持續大幅加息有助于遏制通脹,但也會抬高借貸成本,抑制經濟活動,導致經濟增長放緩。

  第三,烏克蘭危機給歐盟內部權力結構帶來改變。一方面,很多歐洲學者認為,歐盟的權力中心正在東移,中東歐國家在歐盟的地位和影響正不斷上升,而波蘭作為中東歐大國,被認為是歐盟新的權力中心。長期以來,與歐盟主要國家德國、法國等相比,中東歐國家這些“后來者”一直處于邊緣地位,而此次危機中這些國家的看法和立場,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西歐和其他歐洲國家,這對歐洲政治來說是一個很大變化。

  另一方面,此次危機引發了歐洲不同國家之間的立場分歧。如在歐盟對俄制裁問題上,匈牙利一直持反對意見,總理歐爾班公開表示制裁俄羅斯、援助烏克蘭是在“火上澆油”;而中東歐國家與俄羅斯、烏克蘭地緣相近,長期以來對俄抱有不信任感,地理因素和歷史因素共同決定了中東歐成為最激進的反俄派,與西歐、南歐國家之間的立場差異也較為明顯。

  記者:提升戰略自主一直是歐洲追求的目標,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美國借機加緊對歐洲盟友的捆綁,是否讓歐洲離這一目標更加遙遠?未來歐洲是否還能實現戰略自主的目標?

  馮仲平: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很多人認為歐洲失去了戰略自主,歐洲離不開美國,需要重新依賴以美國為主導的北約來威懾俄羅斯。

資料圖:2022年1月25日,烏克蘭基輔鮑里斯皮爾機場,工人們正在卸下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軍事援助物資。

  北約被重新激活,是去年被提及最多的問題。烏克蘭危機爆發一個月后的3月24日,北約就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6月又召開了北約馬德里峰會。借此危機,北約抓住了重新發揮作用的時機,在這場沖突中表現得相當高調。

  北約得以重啟,一定程度上也是歐洲國家選擇的結果。在傳統安全威脅面前,歐洲各國認為單一國家的力量微不足道,通過北約軍事同盟可以獲得集體安全。

  但歐洲長期存在的戰略自主意識,并不像人們所猜測的那樣被徹底拋棄。一直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始終是歐洲戰略自主的倡導者和堅定推動者,德國總理朔爾茨去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查理大學發表題為《歐洲是我們的未來》演講,希望歐洲國家“在國防領域更好地協作”,以繼續走歐盟戰略自主道路。

  種種跡象表明,當前的歐洲,一方面并沒有放棄戰略自主目標,另一方面也在利用北約。

  我認為歐洲不會完全放棄戰略自主,只是面臨自主程度的問題,即處理好歐洲戰略自主與美國、北約的關系,而并非簡單地考慮歐洲是否要有戰略自主。

  記者:隨著危機不斷升級,烏克蘭進一步加速向歐盟靠攏,烏克蘭的入盟之路還有多遠?

  馮仲平:烏克蘭入盟,也是危機帶來的一個重大且出人意料的變化。如果沒有這場沖突,烏克蘭的入盟問題遠提不上歐盟議事日程。早在2005年,烏克蘭與歐盟就簽署了《烏歐行動計劃》,又在2014年簽署了聯系國協定。而從去年2月28日烏克蘭總統簽署申請加入歐盟文件,到6月獲得候選國地位,只用了115天,可謂一次“破紀錄”。但候選國不等于正式成員國,烏克蘭和歐盟國家都清楚,烏克蘭入盟沒有快速通道和捷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甚至可能長達10年、20年之久。

  當前,烏克蘭加入歐盟、歐盟接納烏克蘭的政治意愿都較為強烈。今年2月初,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齊聚基輔,出席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后的首次歐盟-烏克蘭峰會,討論烏克蘭入盟和軍事援助問題。未來一段時間,歐盟可能與烏克蘭加強能源和經濟領域合作,為其達到入盟標準作出一些努力。這一進程不會出現逆轉,但烏克蘭入盟也沒有捷徑可走。(完)

  受訪者簡介:

  馮仲平,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中國-中東歐研究院(布達佩斯)院長、中國-中東歐國家智庫交流與合作網絡理事長、《歐洲研究》主編;中國歐洲學會會長、中國國際關系學會副會長、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研究領域為歐洲戰略問題、歐洲一體化、中歐關系、歐美關系、北約、中國外交等。

  馮仲平所長在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英國杜倫大學做訪問學者。在英國出版《英國對華政策1945-1950》一書。在《求是》《世界經濟與政治》《現代國際關系》《歐洲研究》《國際論壇》《外交評論》《國際經濟評論》《當代世界》《世界歷史》,以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發表150多篇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其中不少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

【編輯:葉攀】
標簽:
隨機快審展示 刷新 快審榜
加入快審,優先展示

加入VIP

發表評論

  • * 評論內容:
  •  

精彩評論

  • 無任何評論信息!
提交站點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眾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南省| 新巴尔虎右旗| 璧山县| 荣成市| 凉山| 玉溪市| 新密市| 越西县| 岳池县| 应用必备| 朝阳市| 西吉县| 西峡县| 佛冈县| 冀州市| 南岸区| 阳泉市| 黄石市| 临湘市| 犍为县| 高邑县| 扬中市| 射阳县| 汨罗市| 上饶县| 迁安市| 竹溪县| 和林格尔县| 平邑县| 郁南县| 元江| 淄博市| 会宁县| 阳江市| 玛多县| 三江| 宣武区| 萨嘎县| 深圳市| 邢台县| 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