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11月8日電 (劉俊聰)8日,在廣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宇塘油茶核心示范區,山坡上綿延著上千畝的油茶樹。穿著民族服飾的采茶女手指上下翻飛,熟練地采摘著茶籽。
“三江油茶種植面積與產量均處于廣西首位,并排在全國前列。”中共三江縣委副書記陳明表示。

當日,2022年廣西三江油茶文化節暨首屆三江油茶開采儀式在該縣舉行。此次活動旨在通過產業補貼發放和產銷對接簽約等形式,推動三江油茶產業向標準化、規模化、工業化、品牌化發展。
三江油茶種植歷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喝油茶”被當地侗族民眾所喜愛。但長期以來,三江油茶都未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
在粵桂協作的良好契機下,該縣通過壯大油茶產業鏈和提升油茶價值鏈等方式,以工業化理念進一步推動三江油茶產業的發展。如今,三江油茶種植面積達61.7萬畝,年產值約5.2億元(人民幣,下同),脫貧戶產業覆蓋率達60%以上。

“目前,全縣從事油茶加工的企業和個體戶超140家,100畝以上的油茶種植大戶149個。2019年,宇塘油茶核心示范區的每畝產油量就達40公斤以上,實現年產值400余萬元的目標。”陳明表示。
“柳州螺螄粉的成功‘出圈’,給三江油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經驗。未來我們將立足于柳州市的工業優勢,從油茶精深加工方面著手,構建柳州市現代油茶產業發展體系。”柳州市人民政府二級巡視員覃勛說。
近年來,通過粵桂兩地的合作,廣東省吳川市與三江侗族自治縣在資金、產業、教育、醫療等方面開展深度幫扶協作,受益貧困人口超過3萬人。
“該縣應繼續強化與吳川市的產業協調互通,加快三江油茶等本地農產品‘出桂入粵’的步伐。同時借鑒吳川市相關產業的發展經驗,在技術引進、品牌營銷、市場開拓等方面推動三江油茶產業的進步。”粵桂協作工作隊副領隊韋浩表示。(完)